线类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线类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面对孩子发热家长究竟该怎么处理-【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08 10:38:52 阅读: 来源:线类厂家

【健康讯 2016年6月23日】健康资讯频道为您提供全面健康资讯,用药知识等健康相关资讯,致力于为广大用户提供最优质最全面的健康资讯,为用户的健康保驾护航!

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的症状,家长们对孩子发热的过度恐惧和焦虑现象十分普遍,常导致对发热的过度治疗。多年儿科临床工作中几乎天天碰到因发热家长风风火火抱着孩子找医生,不分青红皂白要求大夫给孩子服退烧药打退烧针,10分钟不退烧就和医生急,有些家长甚至在孩子发热时一日数次赶往医院,迫切要求“尽快退热”,甚至“胁迫”医生不合理的应用激素类药物退热,导致不少可以避免的不良后果的发生。这种现象国外称为“发热恐惧症”。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认识发热、怎样处理发热?

1、什么是发热

人类体温的相对稳定是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实现的,一般认为直肠温度(肛温)38℃以上时称为发热,口腔和腋下温度比肛温分别低0。5和0。8℃。发热既是一种疾病的症状,又是机体抗感染的保护性反应之一。当机体受到外来病原微生物(外致热原)的侵袭或体内某些物质(内致热原)释放增加,产生发热效应时,体温调节中枢将体温调定点上移,引起心跳加快、骨骼肌收缩等,使产热增加;同时末端血管收缩、汗毛孔关闭使散热减少,致使体温上升。按照产热和散热这对矛盾的变化消长,一般将发热分为四期:前驱期、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体温下降期。

2、发热的利与弊

医学研究表明,发热时人体内各种免疫功能(即人体抵抗力)指标都优于体温正常时。这是机体紧急动员全身各种抵抗力量,对抗外来病原微生物,调整机体生理平衡。从这种意义上讲,发热是天生的自我保护性反射。当然,发热也有对人体有害的作用,持续高热可以增加心肺负担、损伤细胞、器官功能、诱发过度免疫反应及惊厥。因此,是否退热、何时退热、怎样退热?需权衡利弊,科学选择。

3、如何处理不同情况的发热

各种病因可以引起发热,最常见的是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处理发热与治疗病因必须同时进行。是否给予退热治疗,需要在权衡可能的利弊基础上来决定,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一般情况下退热治疗应该只用于高热的小儿,即肛门温度达39℃或以上。退热的目标不是马上让体温“正常”,而是,让其降到一个对机体具有积极保护作用的安全范围或程度。对于一般情况好,没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儿的中低度发热,不主张强力退热治疗,可以适当物理降温,对于持续高热或有基础病的发热(有热惊厥、癫痫病、严重心脑肺部疾患等情况时),应积极退热处理。

(1)发热患儿都适宜冰枕降温吗?

冰枕降温是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之一。是利用局部的冰敷达到降低头部温度的作用。其具体方法为:将冰袋或冰枕置于额头上或置于脑后,如没有专门的冰袋或冰枕可将冰放于热水袋或塑料袋中应用,情况紧急时也可用冰棍代替。

但是,并非所有发热患儿都适宜冰枕降温,而且同一宝宝在发热的不同阶段也许不适合应用冰枕降温。

那么,实施冰枕降温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①6个月以内的孩子不宜冰枕降温。因为小宝宝的体温易受外在温度影响,对于许多小婴儿来说,发热时只要减少衣被就能使体温下降。如果应用冰袋就可能出现过度降温,导致体温不升等问题。如减少衣被体温仍未退,可用温水擦浴。

②孩子体温处于上升阶段不宜使用冰枕降温。体温处于上升阶段时,皮肤血管处于收缩状态,皮肤表面的温度是降低的,表现为皮肤苍白、四肢未梢厥冷,可有寒颤出现,此时要注意肢体的保暖,喂些开水。此时,如果使用冰枕或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可以使外周血管进一步收缩,可能发生周围循环不良,不利于机体散热,甚至使体温进一步升高。

③冰枕降温时不能用冰枕直接接触皮肤。在皮肤和冰袋或冰枕之间要用毛巾或手绢隔开,以免患儿不舒服或局部组织冻伤。此外,冰枕或冰袋也不可放在胸部和腹部,以防止心率减慢或腹泻。

④在冰枕降温的过程中,如果孩子有手脚发凉、全身发抖、口唇发紫等寒冷反应,要立即停止。

(2)新生儿、小婴儿适合酒精擦浴降温吗?

酒精擦浴是人们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但是,新生儿和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发热时不适宜酒精擦浴降温。由于乙醇是一种有机溶剂,是脂溶性的,可以通过皮肤毛囊及皮脂腺吸收进入机体。再加上儿童,尤其是新生儿和小婴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菲薄,毛细血管丰富,采用酒精擦浴易使婴幼儿经皮肤吸收大量的乙醇,而发生酒精中毒、诱发惊厥等不良反应发生。此外,酒精在皮肤处蒸发迅速,宝宝体温下降会过快,易出现体温过低、寒战、皮肤起“鸡皮疙瘩”等问题。那么,新生儿和小婴儿发热时又该如何处理呢?

①去除包被降温由于小婴儿尤其是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体温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发热时可解开新生儿的包被,方便热量的散发。如果包裹得太紧,会使热量散不出去,体温会进一步升高。室温过高时,适当降低温室。应用以上处理方法一般可使婴儿体温下降至38℃以下。

②温水擦浴降温如果上述方法仍然不能将体温降至38。5℃以下,可以适当进行温水擦浴。用37℃左右的温水浸湿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后背,使皮肤的高温(约39℃)逐渐降低,让宝宝觉得比较舒服。这些措施仍不奏效,在医生指导下药物退热。

(3)小儿退热药怎么选?怎么用?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退热药也不断在更新换代,但西药仍然以非甾醇类抗炎药物为主,其次是激素类,虽然皮质激素类有明显退热作用,但临床不能作为退热药使用,严格意义上讲它不是退热药;中药总体上讲不像西药那么见效快和效果好,临床上多用它们辅助降温。既往常用的氨基比林(如:安乃近)、安痛定、阿司匹林(如:apc)等传统退热药,由于其副作用多或有严重并发症(如:诱发溃疡、出血、瑞氏综合征,)已经逐渐淡出儿童退热药市场。目前,常用的儿童退热药物有: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消炎痛、赖氨匹林针剂等等。

一般将扑热息痛类药物作为一线退热药物,代表性药品有泰诺退热滴剂、百服宁、小儿退热栓等。3个月以上的患儿就能使用,每次每公斤体重10毫克比较安全,两次用药原则上6小时以上(至少大于4小时)。对于发热初期体温上升快、发热比较猛、超高热等情况,扑热息痛很难达到预期的退热效果,此时,可以换用或交替使用布洛芬(常用美林退热口服液),一般每次每公斤体重5~10毫克,每天最好不超过4次,这样既能及时有效退热,同时,还可以避免一种药短期内反复多次使用、累计剂量过大导致不良反应增加。个别患儿通过上述两种药仍然不能使体温降到合适程度,或者持续高热、甚至有高热惊厥可能,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可以考虑使用更强的退热药,比如:消炎痛栓、赖氨匹林针。但是,需要严格掌握剂量和观察用药效果,常见副作用有恶心胃部不适等胃肠道反应、出汗过多引起的类虚脱表现和短暂肝功异常,所以,一般第一次使用尽量小剂量,看看孩子对这种药的反应是否过度敏感,以防意外。

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是药品,不是食品,都有适应症、禁忌症,都不能随意服用。家长退热心切,经常出现短期内频繁应用一种或多种退热药,轻者出汗过多脱水虚脱,重者出现药物过量导致严重肝肾损害等毒副作用或药物中毒;因为不具备“慎用、禁用”的知识,时有错误用药导致其他严重问题的案例。即便没有出现严重问题,过度强行使体温降得过低,对疾病的恢复自愈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实习编辑:叶子)

海南安全网关

济南塑料储物盒

济南金属拉链

海口粘铝合金胶水